C114訊 10月27日消息(南山)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647萬元,同比下降33%;凈虧損達到3718萬元。
不過,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7326萬元,同比增長89%。前三季度累計虧損7913萬元。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國盾量子第三季度凈虧損4466萬元,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1.03億元。
研發投入方面,第三季度為2808萬元,前三季度累計1.02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139%。
國盾量子同時公告,基于公司正常經營發展的需要,公司擬與關聯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 “中科大”)就3項技術(每項技術均包括1項發明專利申請和1項技術秘密,該技術成果的所有權歸中科大和另一方共同享有)分別簽訂3份技術實施許可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入門費及銷售分成。
具體如下:
1、獲得“超導量子計算極低溫極低噪聲平臺”技術成果的實施許可,該技術成果包括一項“用于量子計算的集成型調控設備”的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號:202310760209.7)及一項技術秘密,許可期限2年,由公司向中科大支付入門費共計10萬元,并根據產品銷售毛利的25%作為技術銷售額進行提成;
2、獲得“超導量子計算整機安裝技術”技術成果的實施許可,該技術成果包括一項“一種用于調制超導量子比特躍遷頻率的系統及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號:202310680483.3)及一項技術秘密,許可期限2年,由公司向中科大支付入門費共計10萬元,并根據產品銷售毛利的25%作為技術銷售額進行提成;
3、獲得“非視域單光子成像裝置”的技術成果的實施許可,該技術成果包括一項“單光子激光雷達三維成像系統和三維成像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申請號:202310672512.1)及一項技術秘密,許可期限2年,由公司向中科大一次性支付入門費共計10萬元,并根據產品銷售毛利的25%作為技術銷售額進行提成。
此外,公司擬與上述技術成果的另一所有權人也簽署3份技術實施許可合同,許可方式、許可期限、許可費用等及其他條款與公司和中科大簽署的技術實施合同一致。
公告同時指出:
1、因許可方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目前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并沒有進行工業生產的相關實驗,因此無法保證在實際生產中技術成果的成熟、先進、可靠和適用性。許可方只提供實驗室階段的可重復性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成果,不負責后續實際生產中的產業化技術問題,被許可方對此知悉并認可接受該技術。被許可方承擔實驗室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運用到工業生產中所帶來的技術風險,包括實際生產中產品制作的缺陷、質量不合格及產品不能生產制作完成等所有的技術問題和風險。
2、許可方只能保證此項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在實驗室階段的可重復性和成功率,提供實驗室階段可重復性的必要的技術指導,但不承擔在實際生產過程的技術風險。該項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在實驗室階段可重復、可再現,即為該項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的驗收標準。
3、驗收方法:許可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指導被許可方在許可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驗室內重復再現該項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技術),被許可方能夠重復再現即驗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