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pvmja"></code>
  • <code id="pvmja"><menu id="pvmja"><sub id="pvmja"></sub></menu></code>

  • <strike id="pvmja"><video id="pvmja"></video></strike>
    <strike id="pvmja"></strike>
    <strike id="pvmja"><sup id="pvmja"></sup></strike>

    <code id="pvmja"><small id="pvmja"><track id="pvmja"></track></small></code>
  • 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市場
    2023/10/31 08:35

    Omdia觀點:中國市場是5G RedCap成功的關鍵

    C114通信網  艾斯

    C114訊 10月31日消息(艾斯)市場研究公司Omdia資深分析師楊光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寫到,5G RedCap是一種基于5G的物聯網技術,可以滿足中高速物聯網連接的需求。由于裁剪了載波帶寬、MIMO和調制方案,它比傳統的5G NR具有更低的復雜性、成本和功耗。

    盡管受到了領先通信服務提供商(CSP)的關注,5G RedCap仍面臨著模塊成本、傳統技術的競爭以及5G SA網絡就緒情況等挑戰。不過,中國的CSP對該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正準備進行商用部署。如果中國CSP能夠大規模部署5G RedCap,那么將顯著促進該技術系統的發展。

    5G RedCap備受關注

    8月24日,Verizon宣布成功進行了5G RedCap數據和語音會話。此前,Verizon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AT&T宣布,該公司在其實驗室和5G SA現網中進行了5G RedCap數據通話。在亞太地區,澳洲運營商Telstra在8月21日宣布利用5G RedCap技術成功進行了VoNR測試。此外,SK電訊于8月17日宣布,該公司在韓國成功進行了5G RedCap技術測試。同一周,澳大利亞Optus也宣布了5G RedCap網絡測試。Optus認為,5G RedCap更小的設備尺寸、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大的吞吐量,將使其成為許多移動消費者應用的理想選擇。Optus網絡部總經理Lambo Kanagaratnam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通過澳大利亞首個RedCap數據通話的打通,我們正在為未來的5G可穿戴設備鋪平道路!

    其他一些CSP在更早之前就進行了5G RedCap測試。Zain Group于4月份在科威特完成了5G RedCap驗證。在中國市場,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已啟動了各種5G RedCap試驗。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移動已與五家主設備廠商和三家芯片廠商合作,在華東地區進行了五次現場試驗。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制造業、礦業、電網、視頻監控、網聯汽車等垂直領域企業合作,開展了5G RedCap應用試點。試點結束后,中國電信將在深圳部署超過超過100個5G RedCap基站,打造“RedCap之城”。

    由于中國的CSP已經部署了全國性的5G SA網絡,這奠定了5G RedCap部署的基礎,運營商們可以快速準備好5G RedCap基礎設施。不過,5G RedCap終端設備系統的成熟還需要一段時間。為了解決一問題,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分別開發了自己的5G RedCap模組原型,以加速5G RedCap生態系統的發展。

    所有這些進展都表明,5G RedCap正在吸引領先CSP的興趣,因為該技術可以成為物聯網拼圖的關鍵組成部分。

    物聯網拼圖的關鍵組成部分

    如今,CSP使用NB-IoT或LTE Cat-M技術來連接大規模、低成本、低數據速率的物聯網設備。然而,行業也存在對高速和中速物聯網連接的需求。傳統上,LTE Cat-4或LTE Cat-1設備可以滿足這類需求。不過,這些傳統技術無法利用5G系統的先進特性,例如網絡切片、5G LAN、精準定位、精確定時和同步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3GPP R17版本中明確了5G物聯網技術。目標是通過裁剪經典5G NR設備的能力(如減少帶寬、降低調制階數、簡化MIMO支持)來降低5G物聯網設備的復雜性、成本和功耗,同時仍然支持高速率或中速率,以支持消費者應用和工業物聯網應用,例如可穿戴設備、視頻監控、工業傳感器等。

    圖1:5G RedCap在其他物聯網解決方案中所處的位置。資料來源:Omdia,基于中國移動、愛立信高通的相關信息。

    在3GPP R18當中,5G RedCap將得到進一步增強,包括將載波帶寬進一步降低至5HMz,從而將峰值速率降至LTE Cat-1的水平。此外,還將對連續接收(DRX)進行增強,這將延長5G RedCap設備的電池壽命。

    5G RedCap要獲得商業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在進行的5G RedCap試驗主要關注兩種類型的用例:可穿戴設備和行業應用。5G RedCap可以支持具有高速或中等速率的經濟高效、小體積、低功耗可穿戴設備。在行業應用場景中,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和網絡切片等5G能力可以為行業用戶提供同時實現服務質量和部署靈活性的獨特方案。對于大多數行業部署來說,常規5G NR模塊仍然過于昂貴,并且許多行業應用不需要Gbps的數據速率。因此,5G RedCap可以成為平衡通信能力與成本的解決方案。

    雖然5G RedCap具有許多優勢,但其商業成功仍面臨挑戰,主要挑戰在于成本,因為它面臨著來自傳統技術的競爭。根據Omdia的《5G RedCap:物聯網持續增長的關鍵》報告,目前大部分模塊出貨量為中端LTE能力技術,例如LTE Cat-1或LTE Cat-4。這些傳統技術受益于規模經濟,其模塊成本顯著低于目前的5G NR模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報告稱,目前LTE Cat-4模塊的成本僅為5G NR模塊成本的九分之一左右。然而,5G RedCap模塊可以將模塊的復雜性和成本降低60%。這意味著早期5G RedCap模塊的成本可能比LTE Cat-4模塊高出3倍。因此,市場規模能否快速擴大,對于5G RedCap能否獲得商業成功至關重要。規模經濟也可能有助于進一步降低5G RedCap模塊的成本。如果5G RedCap模塊的成本能夠降低至與LTE Cat-4模塊相同的水平,將大大提高該技術的市場競爭力。

    5G RedCap大規模采用的另一個障礙是5G SA網絡的緩慢推出。5G RedCap的部署依賴于5G SA架構。然而,根據Omdia的5G服務提供商追蹤報告,2023年第二季度5G SA商用部署數量僅有43個。盡管43個5G SA商用部署中有許多Tier-1電信運營商,其用戶數量份額遠高于網絡總量份額,但5G SA的整體采用仍然有限。這將限制5G RedCap部署的規模,并影響5G RedCap生態系統的發展。由于缺乏公網部署,5G SA園區網絡中的行業應用可能是早期5G RedCap部署的初期重點。

    中國市場是5G RedCap成功的關鍵

    考慮到5G RedCap技術面臨的挑戰,其在全球市場的商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中國的大規模采用。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部署了全國性的5G SA網絡,為5G RedCap的推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中國工信部的統計數據,中國運營商正在積極推動5G行業應用,為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垂直行業部署了超過16000個5G虛擬專網。因此,中國運營商在非常積極地發展5G RedCap,以擴大其5G行業服務產品組合。

    8月24日,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北京舉行的5G RedCap行業會議上發表了演講。他們分享了通過行業聯盟、試驗部署等方式促進5G RedCap生態系統發展的計劃。芯片廠商、模塊廠商和網絡設備供應商也表達了對5G RedCap計劃的大力支持。供應商預計中國電信運營商將從2023年底開始5G RedCap技術的商用部署。

    8月30日,中國移動宣布在中國10個城市啟動5G RedCap技術和應用試點。中國工信部也啟動了5G RedCap推廣政策意見征求。中國工信部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5G RedCap規模覆蓋,并將聯合地方政府培育5G RedCap生態系統,支持5G RedCap應用試點項目。一些重點關注的垂直行業包括制造、能源、物流和互聯汽車。

    截至目前,中國電信運營商已經部署了全球最大的5G和NB-IoT網絡。如果中國運營商能夠廣泛部署5G RedCap技術,將會顯著促進5G RedCap生態系統的發展。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和多樣化應用可以幫助行業降低5G RedCap的成本,并刺激基于該技術的創新。在中國的部署將提高5G RedCap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更多行業參與者加入5G RedCap生態系統!咀ⅲ篛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門(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與收購的IHS Markit技術研究部門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究機構!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版權說明:C114刊載的內容,凡注明來源為“C114通信網”或“C114原創”皆屬C114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編譯類文章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