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pvmja"></code>
  • <code id="pvmja"><menu id="pvmja"><sub id="pvmja"></sub></menu></code>

  • <strike id="pvmja"><video id="pvmja"></video></strike>
    <strike id="pvmja"></strike>
    <strike id="pvmja"><sup id="pvmja"></sup></strike>

    <code id="pvmja"><small id="pvmja"><track id="pvmja"></track></small></code>
  • 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運營商
    2023/10/25 16:14

    三大運營商首三季度:營利雙收,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躍遷

    C114通信網  水易

    C114訊 10月25日消息(水易)不久前,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從財務數字看,緊跟中國經濟復蘇的腳步,實現穩健增長。工信部給出的數據是前三季度電信業務收入增速小幅回升,同比增長6.8%,增速較上半年提升0.6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中國移動營收為人民幣(下同)7756億元,同比增長7.2%,凈利潤1055億元,同比增長7.1%;中國電信營收3811億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10.4%;中國聯通營收2817億元,同比增長6.7%,凈利潤75.8億元,同比增長10.9%。(注:數據均選取自A股公告)

    從具體業務來看,以5G和千兆寬帶為代表的基石業務保持穩健增長,同時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周期內,三大運營商緊抓發展機遇,持續優化收入結構,工信部數據顯示以產業數字化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占電信業務收入比為21.1%。

    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三大運營商都緊跟技術發展趨勢,推進5G的深度覆蓋,5G-A的持續演進,優化算力網絡資源,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賦能數字經濟邁上新臺階。

    5G+千兆價值穩固,推進向下一階段演進

    雖然說,在數字經濟時代,各大運營商在公開場合演講的重心都放在云網、算網、AI、大數據等ToB業務,但是個人移動業務、家庭寬帶業務一直是基本盤,同時5G、千兆寬帶能力的提升,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創新應用和權益,從而帶動綜合ARPU值的提升。

    財報中,中國移動提出深化“連接+應用+權益”融合運營,加快推進5G全民化,持續夯實客戶根基,5G套餐客戶數達到7.50億戶,移動ARPU為51.2元,同比增長1.0%;家庭市場,拓展“全千兆+云生活”價值空間,推進大屏內容等應用,實現家庭客戶綜合ARPU為42.1元,同比增長2.4%。

    中國電信則是提出圍繞個人數字化應用需求,加快推進5G應用AI智能化升級,推動用戶規模和價值實現穩健增長,5G套餐用戶達到約3.08億戶,移動用戶ARPU為45.6元,同比增長0.2%;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方面,加快基礎連接產品與云、AI、安全等數字化新要素融合,為高品質數字生活賦能,拉動寬帶綜合ARPU達到47.8元。

    中國聯通不斷深化業務融合、市場融通、能力融智,基礎業務穩盤托底效應更加突出,5G套餐用戶達到2.48億戶,移動ARPU達到44.3元;固網寬帶接入及應用收入同比增長8.7%達到460.4億元,寬帶綜合ARPU達到47.9元,用戶價值穩中有升。

    在此基礎之上,圍繞工信部組織開展的“信號升格”專項行動,中國移動聯合中國廣電持續開展700M低頻5G網絡建設;另外,在持續深化共建共享的同時,中國聯通加快900M低頻建設,今年第三季度信部正式松綁800MHz頻譜5G重耕后,中國電信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工作。千兆寬帶方面,10G PON端口數持續攀升,達到2185萬個,千兆用戶占比達到23%。

    持續優化收入結構,為數字經濟注智賦能

    5G、千兆寬帶服務的不僅僅是個人,正如在工信部所指導下的,5G有“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千兆有“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都是推動5G、千兆光網等創新技術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

    以“綻放杯”為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就介紹,連續舉辦六屆的“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參賽項目從第一屆的334個躍升到第六屆的4.5萬個,累計達9.4萬個,參賽主體從第一屆的189家增長至第六屆的近1.6萬家,我國5G應用的創新熱情持續高漲。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5G行業虛擬專網超2萬個,5G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7000個,應用場景由監控巡檢等外圍環節向生產控制等核心環節穩步拓展。

    不過,5G深入行業僅僅有5G網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云計算、大數據、AI等能力的加持,就像中國移動所提出的“網+云+DICT”一體化拓展,中國電信強調“網絡+云計算+AI+應用”推動千行百業上云用數賦智,中國聯通則有“5G+云大物智鏈安”。

    在此驅動下,三大運營商的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基本盤業務不再“獨大”。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DICT業務收入為866億元,同比增長26.4%;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達到997.41億元,同比增長16.5%;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606.9億元,成為整體營收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云計算是三大運營商新興業務的重頭戲。前三季度報,只有中國聯通公布了聯通云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36.6%?紤]到三大運營商資源布局、屬地優勢、央企品牌等趨同的能力,再加上更早的市場化,相信成績同樣亮眼。

    引領科技創新趨勢,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對于5G而言,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從三大運營商的業績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不夠。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中國5G發展大會上,三大運營商都提到了5G規模普及還有包括成本、能力等方面的挑戰。

    這也是為什么,進入到今年下半年,5G-A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產業化進程加快。三大運營商一直緊跟產業節奏,從牽頭標準到試點應用,進行了包括5G RedCap、無緣物聯、通感一體等布局,解決5G在行業應用中成本高,能力暫時不足以進入核心生產環節等挑戰。部分技術更是支撐了杭州亞運會“智能”的辦賽理念。

    提到智能,不得不說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模大戰”的背景下,近年來以科技創新為行動綱要的運營商緊跟大模型技術發展前沿,并尋找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行業大模型。

    中國移動依托自主研發的“九天”平臺能力,打造“九天·眾擎基座大模型”深度匹配行業需求。中國電信重點推動基礎通用大模型向垂直行業大模型的縱深演進,相繼推出星河通用視覺大模型2.0,政務大模型“慧澤”,網絡大模型“啟明”。中國聯通也發布了首個面向運營商增值業務的鴻湖圖文大模型1.0。

    同時,運營商依托遍布全國的算力網絡資源,為大模型訓練賦能。在2023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發布算網大腦“天穹”,全景呈現和靈活調度移動云全部算力、存力、運力和能力,實現對算力的隨需隨取。中國電信的“息壤”“云驍”,中國聯通的算力精品網都是在做同樣一件事。

    當然,三大運營商引領科技創新趨勢還不止于此。今年以來,圍繞量子,中國電信的天翼量子密話全國在網用戶規模突破100萬戶;圍繞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相繼進行了5G NTN、5G ATG等技術試驗和應用……而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為數字中國建設護航。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114中國通信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