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0月31日消息(水易)英特爾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2023年第三季度總營收142億美元,同比下降8%,環比上升9%;毛利率為45.8%(非GAAP);每股盈利(非GAAP)0.41美元,同比上升11%,均高于業績指引上限。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表示:“在第三季度,我們決定剝離硅光子業務的可插拔模塊部分,使我們能夠專注于更高價值的組件業務和光學I/O解決方案,以實現AI基礎設施的擴展。”
帕特·基辛格指出,這是英特爾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退出的第10項業務,每年節省18億美元,證明了英特爾為優化投資組合和創造長期價值所做的努力。
所謂的高價值業務應該是網絡與邊緣事業部(NEX, Network and Edge Group)的FNIC(光纖通道網絡接口控制器)和IPU(基礎設施處理單元)業務。英特爾在財報中指出,這兩個業務非常適合支持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作負載所需的高I/O帶寬,預計這兩項業務將在2024年實現加速增長。
對于不熟悉英特爾的人而言,可能不清楚英特爾有光模塊業務。事實上,英特爾多年來一直在銷售基于硅光的光模塊。資料顯示,英特爾已向客戶銷售了數百萬個硅光可插拔光模塊,預估超過500萬個。
此前,由CIOE中國光博會與C114通信網聯合推出的大型研討會系列活動——“2023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展論壇”之“光芯片與高端器件技術研討會”上,LightCounting創始人Vladimir Kozlov介紹,硅光部署從2018年開始加速,主要是因為英特爾開始進入以太網光模塊市場,并對其產品進行了非常積極的定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英特爾在以太網光模塊市場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并推動硅光市場份額的大幅上升。”
英特爾并沒有透露剝離該業務的具體細節,有外媒稱,也許英特爾看到了一個更加擁擠的市場。
今年,在第24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期間,LightCounting高級分析師Tom William就指出,硅光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到2028年,將從2022年25%的市場份額增至43%,目前所有領先的供應商都使用硅光技術。另外,市場調研機構Yole也曾預測,到2025年硅光市場規模將達到39億美元。
當地時間10月30日,Jabil(捷普)宣布將接管英特爾目前基于硅光的可插拔光模塊產品線的制造和銷售,以及未來幾代此類模塊的開發。
捷普通過其光電子業務部門,提供完整的光通信能力,包括組件設計、系統組裝和簡化的供應鏈管理,幫助企業降低開發和部署增強型光網絡解決方案的復雜性。捷普云和企業基礎設施高級副總裁Matt Crowley表示,這筆交易使捷普能夠擴大在數據中心價值鏈中的影響力。
"我們很高興能與捷普這樣的世界級供應商達成協議。”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Safroadu Yeboah-Amankwah表示,“期待與捷普、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密切合作,在英特爾將重點轉向現有市場和新興應用的硅光子組件時,實現無縫過渡。”